四天之内 ,三家已退市企业接连被监管部门点名,再度释放“退市不免责”的明确信号。
10月13日至16日期间,中国中期 、江苏阳光与富通信息先后公告被立案或处罚 。这三家公司虽已退市,却因上市期间存在的问题继续被追责 ,显示A股公司退市之后监管并未止步,追责链条正在不断延伸与压实。
具体来看,江苏阳光于10月14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揭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信息披露违规两大问题。尽管相关资金在监管督促下已归还,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仍被合计罚款330万元。而中国中期与富通信息则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
这三起案例并非孤例。今年以来 ,伴随退市制度持续深化,A股市场出清速度加快,2021年至2025年9月间强制退市公司已达178家。而“退市 ”不等于“安全着陆” ,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正不断向退市公司延伸,行政、民事、刑事相结合的“三罚联动”体系正加速成型 。
退市只是起点,追责没有终点——这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治理的重要方向。
四天三家退市公司被点名
短短四天内 ,三家退市公司接连被点名。
先是10月13日,中国中期公告称控股股东中期集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而后,10月14日,江苏阳光收到证监会江苏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次日 ,10月16日,富通信息又发布公告,官宣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出具《立案告知书》。
三家退市公司密集被点名 ,彰显“退市不免责”的监管新趋势 。拆解三家退市公司被点名原因,情况各不相同。
首先,江苏阳光调查进度更进一步 ,其违法违规情况也更为清晰。作为1999年9月即在上交所上市的老牌企业,江苏阳光早在2023年10月即被证监会启动立案调查,其控股股东阳光集团因涉嫌内幕交易其他公司股票 ,于2024年5月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被拟处以2.32亿元罚款;如今,作为退市公司主体的江苏阳光也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这份告知书指出江苏阳光的两大问题 。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具体包括两点。一方面,土地转让款占用:2023年,江苏阳光向控股股东购买土地支付的1.7亿元 ,因交易未完成且款项未归还而形成占用。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占用:控股股东子公司逾期未支付公司的应收账款高达2.61亿元,这也构成资金占用 。
值得一提的是 ,在监管的一再督促下,目前,阳光集团已将占用的资金及利息悉数归还。
江苏阳光存在的另一大问题是信息披露违规。对于上述重大的资金占用问题 ,江苏阳光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虚假陈述 。此外,实控人因个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未告知上市公司 ,也导致了江苏阳光定期报告出现重大遗漏。
重重问题之下,江苏阳光及其主要责任人员合计被罚款330万元。其中,江苏阳光被罚200万元 ,时任董事长被罚50万元 。
另两家刚刚被正式启动立案调查的中国中期与富通信息,退市时间也较为接近。由于2023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国中期于2024年6月从深交所主板摘牌。2个月后的2024年8月,富通信息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 ,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
此次二者被立案调查,均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中,中期集团及相关责任人已于2024年12月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 ,被北京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目前立案调查仍在进行中 。
富通信息更是曾于2024年8月因信息披露违规问题被天津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彼时,富通信息被指出三大类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其此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关注重点。具体问题包括:
信息披露严重滞后。未及时披露累计金额达1.56亿元的诉讼、仲裁信息;未及时披露富通信息及子公司53个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情况;未及时披露4家重要子公司均已停工停产的情况 。
财报数据失实。2023年一季度 、半年度、三季度报告存在会计差错 ,披露数据不真实、不准确;2023年业绩预告披露的净利润与经审计结果差异幅度达98%,且未及时修正。
关联交易与内控缺陷 。形成大额预付款项,交易真实性存疑 ,审计机构无法获取充分审计证据;审计机构对富通信息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指出富通信息在预付账款管理 、关联方交易披露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退市不免责
需要注意的是,如同江苏阳光、中国中期、富通信息一样 ,退市以后仍然因为上市之时的系列问题而被监管点名的情况并不少见。实际上,亿利洁能 、华铁股份、泰禾集团、巴安水务 、世茂股份等多家企业,均已在退市后继续接受相应处罚 。
目前,退市制度的持续深化正不断强化资本市场的出清效率与规范水平。去年4月《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出台后 ,市场退出节奏显著加快。2021年至2025年9月19日,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已达178家,超过退市改革前退市公司总数的两倍 。其中 ,重大违法类退市表现尤为突出,截至10月17日,2025年以来实质触及相关指标的公司达13家 ,创下历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退市并非监管的终点,“以退促治 ”才是制度深化的核心目标。截至10月17日 ,在“占用必偿还,整改有期限,退市不免责”的原则推动下 ,已有约8家因资金占用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完成实质性整改,合计清收被占用资金80亿元 。例如,此次被点名的江苏阳光,在退市后已全额归还控股股东占用的1.7亿元资金。
伴随着退市进程的推进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也同步加大。自2024年初至2025年8月31日,证监会已对67家退市公司启动违法调查,并对其中46家作出行政处罚 ,罚没款总计12.46亿元。责任追究不仅覆盖退市企业本身,更延伸至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关键少数”,实现全方位问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监管处了解到 ,目前仍有21家已退市公司处于调查程序中,预示追责进程仍将持续。
更重要的是,行政处罚仅是追责链条的起点。行政 、民事、刑事“三罚联动 ”的全链条追责体系正加速构建 ,成为处置严重违法违规公司的新常态,并且这一处罚不因退市而终止 。
在行政惩戒之外,民事赔偿与刑事追责的“组合拳”日益严密。2024年以来 ,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的退市公司超过30家。民事赔偿机制亦在同步完善,多家退市公司的投资者索赔案正在推进中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综合运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及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方式助力投资者维权。在深市主板退市公司大安堂资金占用案中,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实现全额追偿,占用方共支付本息5.72亿元。该案成为全国首例借助司法途径实现“零成本”维权并成功收回大额占用资金的典型案例 ,为投资者维权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次买股票开户要多少钱:股票加杠杆需要多少本金-官宣!华为、苹果将连放大招!iPhone17亮点预测 库克凌晨发文!余承东剧透新款三折叠手机外观细节
股票公司开户要多少钱:杠杆买股票什么意思-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
股票交流论坛有那些:第一次买股票开户要多少钱-上海楼市新政落地一周:多个新盘热卖 二手房成交创60天新高
杠杆股市配资平台:股票开户网上可以申请-A股重磅!证监会同意!“中国神船”即将起航
深圳股票配资论坛:买股票要多少钱才可以开户-通过“花蚊子”传播 已确诊1199例 症状可持续数日或数月!佛山3个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
股票怎么买怎么开户第一次玩:杠杆交易平台-凌晨直线拉升!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最新财报释放重大利好信号
配先查-配先查app配资天眼官网_专业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实习记者|章宇璠记者|张一诺2024年,巴菲特连续四年《福布斯》位居美国最慷慨的25位亿...
记者辛圆新华社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当地时间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
中证协对《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进行修订,最新发布2025年修订稿。新评估指标对推动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作出贡献的证...
界面新闻记者|何柳颖界面新闻编辑|王姝...
界面新闻记者|孙艺真开年以来,证券公司持续优化分支机构布局,裁撤营业部的力度显著加大。界面新闻根据券...
界面新闻记者|张乔遇立足非洲的纸尿裤品牌乐舒适有限公司(简称:乐舒适、公司)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中...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
原本将于8月12日到期的中美关税“休战期”,再次展期90天。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
记者辛圆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7月1日,沪指盘中震荡上扬,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等疲弱,全A股成交额小幅萎缩。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玻璃玻纤、化学...
2025年4月11日,奥士康(002913.SZ)公告称,公司拟在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内,以不低于9000万元...
8月1日,港股英诺赛科午前股价突然拉升,暴涨30%。下午开盘后,英诺赛科股价继续飙升,最高涨至63.64%。之后涨幅...
3月24日,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24日...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王”,002724.SZ)早盘一字跌停,此后股价拉涨,尾盘封涨停板...
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